个人简介郝岚: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(北京师范大学)、博士后出站人员(华东师范大学);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、英国利兹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澳洲国立大学访问学者。 近年关注领域:比较文学学科史、新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、语文学与人文学史 一、近年科研成果: 1、郝岚著:《世界文学萌芽体系与近代汉译西方文学(1896-1916)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4年12月; 2、郝岚、王晓燕主编:《语文学与中国比较文学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24年4月; 3、郝岚、金在涌:《新世界文学光谱与韩江获奖的极化现象——郝岚与金在涌教授的对谈》,《外国语文》2024年12月; 4、郝岚、孟昭毅:《“一代有一代学人之学术”——孟昭毅教授访谈录》,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》2025年第1期; 5、《语文学家威廉·琼斯与比较文学》,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》2025年第1期; 6、《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一代》,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(A&HCI),Dec 2023,Volume 7; 7、《红发女人》“全球本土化”写作的非历史化问题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23年第4期; 8、《素食主义者》与新世界文学的虚假多元,《华中学术》, 2023年第3期; 9、《语文学:比较文学的思考进路》,《博览群书》,2024年第9期; 10、《比较文学起源与德国语文学遗产》,《上海大学学报》2023年第2期;《人大复印资料·外国文学研究》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,《新华文摘》2023年第12期“论点摘编”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3年第9期摘编; 11、《作为“世界文学”的“东方文学”——<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>第二版中的东方选目》(第一作者),《东方丛刊》2018年2期,2018年12月;《人大复印资料·外国文学研究》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; 12、《“后理论”时代的新世界文学》,《中国比较文学》2022年第1期;《人大复印资料·外国文学研究》2022年第12期全文转载; 13、《从“谱系语文学”“发生学”到数字人文的认识论思考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22年第6期; 14、《“新世界文学”的范式特征及局限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21年第6期;《人大复印资料·外国文学研究》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;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4期摘编; 15、《中国东方学建制演变与20世纪西方语文学的分化》,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》2022年春之卷(总第31卷)161-170页(2022年8月); 16、《新世界文学理论“树”的语文学来源及其批判——从弗朗哥·莫莱蒂说起》,《中外文化与文论》(CSSCI辑刊),第49辑,2021年11月; 17、《“文学祝圣”之后——布克奖获奖作品<深入北方的小路>在中国》,《中国语言文学研究》(CSSCI辑刊)2020第1期; 18、《作为“世界文学”的<<奥州小路>——经典互文与再生产》,《华中学术》(CSSCI辑刊)2019年10月;《人大复印资料·外国文学研究》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; 19、《被韦勒克误解的库尔提乌斯——<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>的比较文学启示》,《外国语文》2019年第1期; 20、郝岚著:《海外文学寻踪——读绘笔记》,山东美术出版社,2020年。 二、近年科研主持项目: 1、 《语文学与美国比较文学学科关系史研究》,国家社科重点项目(2024) 2、《新世界文学:范式重构与多维共生》,国家社科后期一般项目(2021-2024) 3、《世界文学萌芽体系视域下的中国近代西方文学译介》,国家社科后期一般项目(2015-2019) 三、社会兼职: 1、哈佛大学世界文学所顾问委员(IWL Advisory Board,全球27人)(https://iwl.fas.harvard.edu/pages/advisory-board) 2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3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4、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5、中外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6、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四、部分获奖 1、论文《新世界文学的范式特征与局限》荣获天津市第十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(论文类),2023年; 2、论文《“后理论”时代的新世界文学》第四届《中国比较文学》杂志优秀学术论文双年奖(2021-2022); 3、论文《<约伯记>的戏剧叙事》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 4、论文《文学经典的当代境遇》获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; 5、“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(教学类)”三等奖。 五、部分荣誉: 1、全国首届教育世家 2、全国社科联优秀组织工作者 3、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4、天津市高校“学科领军培养计划” 5、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 6、天津市第十届教学名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