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资料
教育经历1989年7月,南开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。 工作经历2001年8月,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讲师。 个人简介姓名:刘岳兵(英文 Liu yuebing) 研究领域教学工作日本思想史 史学研究方法论 科研项目论文著作(一)著作
【1】《日本近代儒学研究》(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3年6月,) 【6】《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》(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9年8月)
(二)主编
【1】《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4月) 【5】《南开日本研究(1919-1945)》(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9年7月) 【6】“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”第1辑(已经出版19册。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9年7月;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9年8月)
(三)译著
【1】《当代中国扫盲考察》(浅井加叶子著,与王国勋合译,北京:当代中国出版社,1999年4月)
【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】
【1】《诗魔的禅悟——片论洛夫诗路历程中超现实主义与禅学的汇通》,《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》(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),1992 年第6期。
【1】《军国主义的鹰犬》,《读书》2000年第8期。 【26】《同时代“京都支那学者”眼中的内藤湖南——以《支那学》第七卷第三号中的《内藤湖南先生追悼录》为中心》,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编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》第11辑,社科文献出版社,2014年10月。 【27】《日本史学史读书札记(古代·中世部分)》,刘岳兵主编《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——以神道为中心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5年1月。 【28】《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限——以战后日本初期文部省教科书《民主主义》为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,2015年第3期(与王萌联名)。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5年第4期长文转载。 【29】《儒学与日本近代思想序论——以西晋一郎为例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6期。 【30】《近代日本思想家西晋一郎的中国儒学论》,《历史教学》2015年第14期。
2003年10月。 【20】《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思想史研究の方法論的問題―ある学術史的回顧と展望》(金津日出美翻译),立命館大学『東アジアの思想と文化』第4号,2012年3月。 【31】《魏源的<圣武记>在近代日本》, 阎纯德主编《汉学研究》第20集·2016年春夏卷, 学苑出版社2016年5月。 【32】「津田左右吉の著作及び思想の中国における影響について──民国期を中心に──」、2015年1月17日早稲田大学文学学術院特別研究集会「津田左右吉の人文学と中国」,主催:私立大学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「近代日本の人文学と東アジア文化圏」(早稲田大学)チーム研究「早稲田大学と東アジア-人文学の再生に向かって-」、私立大学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「近代日本の人文学と東アジア文化圏」第三研究グループ「早稲田大学と東アジア」編集:『津田左右吉とアジアの人文学』第2号、早稲田大学文学学術院、2016年3月。【33】《船山史论与近代日本知识建构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7年第1期。 【34】《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——以民国时期为中心》,《文献》2017年第2期。 【35】《近代日本的汉籍翻译及其意义——以田冈岭云的“和译汉文丛书”为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2017年第4期。 【36】《清末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论及其对日本研究的启示》,《日本问题研究》2017年第4期。 【37】《作为“文明”输出的明治维新——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》,《历史教学》2019年第6期。 【38】《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史研究如何从朱谦之“接着讲”——纪念朱谦之先生诞辰120周年》,杨伯江主编《日本文论》2019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年6月。 【39】《关于日本,他们在<南开思潮>中说了些什么?——为总结早期南开日本研究的准备阶段所做的准备》,祝晓风主编:《人文》第一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9年8月。 【40】《百年南开日本研究的传统与特色——写在“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”出版之际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19年9月25日。
(五)书评及其他
【1】《中国人理性认识自我的新篇章——读〈从自在到自觉——中国国民性探讨〉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1993年第3期。 【9】《中江兆民的中国观及其他——由〈中江兆民:鬼子兵的思想家〉一文想到的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03年2月19日。又应《北京日报》之邀,略作修改以《正确评价中江兆民的学说》为题,刊于《北京日报》2003年3月10日《理论周刊•读书》。 【18】《开拓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境界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(上海),2015年3月19日。 【19】《“文明对话与比较”专栏主持人语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6期。 【20】《手泽灿然,吾道日东——读江静编著<日藏宋元禅僧墨迹选编>有感》, 《藏书报》2016年1月4日。 【21】《“文明对话与比较”专栏“近代日本文化研究”专题主持人语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7年第1期。 【23】《笔话传千古,历史当大书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7年6月1日。
【1】《五十年来日本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》(三浦国雄著),《哲学动态》2000年第1 期。 【2】《〈歧路灯〉札记》(铃木阳一著),《小说的读法》(铃木阳一著),中国文联出版社,2002年12月。 【3】《林希逸“三子鬳斋口义”与日本朱子学》(池田知久著),《中日“书籍之路”研究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3年。 【4】《王廷相思想中的规范与人性——以人性论•修养论为中心》(马渊昌也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二辑,大象出版社,2004年。 【5】《明代的知识分子论:以林希元为例》(小岛毅著),同上。 【6】《汉代知识的性格与知识分子》(斋木哲郎著),同上。 【7】《严复思想中“科学”的位置》(高柳信夫著),苑淑娅编《中国观念史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5年。 【8】《德川儒教及其在明治时代的重构》(黑住真著),收入《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》 【9】《三岛中州的儒学》(松川健二著),同上。 【10】《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》(山室信一著),同上。 【11】《嵇康的“超越”和“神秘”——以养生论•音乐论论争为中心》(森秀树著、与陈继东合译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四辑,大象出版社,2005年。 【12】《性三品说的形成与发展》(池田知久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六辑,大象出版社,2006年。 【13】《朱熹的思索、其面貌与可能性》(木下鉄矢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七辑,大象出版社,2007年9月 【14】《铃木成高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》(植村和秀著),《世界哲学》2010年第1期。 【15】《竹内好历史观的转变——大东亚•鲁迅•亚洲》(平石直昭著),《世界哲学》2010年第1期。 【16】《日本“文学”及“艺术”概念的形成》(铃木贞美著),刘东主编《中国学术》第26辑,商务印书馆,2010年5月。 【17】《朱子纲目史学在近世日本的影响》(中山久四郎著),刘岳兵主编《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——以神道为中心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 2015年1月。 学术交流荣誉奖励奖励与社会评价: 学术成果(一)著作
【1】《日本近代儒学研究》(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3年6月,) 【6】《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》(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9年8月)
(二)主编
【1】《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4月) 【5】《南开日本研究(1919-1945)》(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9年7月) 【6】“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”第1辑(已经出版19册。南开大学出版社,2019年7月;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9年8月)
(三)译著
【1】《当代中国扫盲考察》(浅井加叶子著,与王国勋合译,北京:当代中国出版社,1999年4月)
【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】
【1】《诗魔的禅悟——片论洛夫诗路历程中超现实主义与禅学的汇通》,《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》(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),1992 年第6期。
【1】《军国主义的鹰犬》,《读书》2000年第8期。 【26】《同时代“京都支那学者”眼中的内藤湖南——以《支那学》第七卷第三号中的《内藤湖南先生追悼录》为中心》,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编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》第11辑,社科文献出版社,2014年10月。 【27】《日本史学史读书札记(古代·中世部分)》,刘岳兵主编《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——以神道为中心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5年1月。 【28】《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限——以战后日本初期文部省教科书《民主主义》为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,2015年第3期(与王萌联名)。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5年第4期长文转载。 【29】《儒学与日本近代思想序论——以西晋一郎为例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6期。 【30】《近代日本思想家西晋一郎的中国儒学论》,《历史教学》2015年第14期。
2003年10月。 【20】《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思想史研究の方法論的問題―ある学術史的回顧と展望》(金津日出美翻译),立命館大学『東アジアの思想と文化』第4号,2012年3月。 【31】《魏源的<圣武记>在近代日本》, 阎纯德主编《汉学研究》第20集·2016年春夏卷, 学苑出版社2016年5月。 【32】「津田左右吉の著作及び思想の中国における影響について──民国期を中心に──」、2015年1月17日早稲田大学文学学術院特別研究集会「津田左右吉の人文学と中国」,主催:私立大学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「近代日本の人文学と東アジア文化圏」(早稲田大学)チーム研究「早稲田大学と東アジア-人文学の再生に向かって-」、私立大学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「近代日本の人文学と東アジア文化圏」第三研究グループ「早稲田大学と東アジア」編集:『津田左右吉とアジアの人文学』第2号、早稲田大学文学学術院、2016年3月。【33】《船山史论与近代日本知识建构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7年第1期。 【34】《津田左右吉的论著及学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——以民国时期为中心》,《文献》2017年第2期。 【35】《近代日本的汉籍翻译及其意义——以田冈岭云的“和译汉文丛书”为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2017年第4期。 【36】《清末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论及其对日本研究的启示》,《日本问题研究》2017年第4期。 【37】《作为“文明”输出的明治维新——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》,《历史教学》2019年第6期。 【38】《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史研究如何从朱谦之“接着讲”——纪念朱谦之先生诞辰120周年》,杨伯江主编《日本文论》2019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年6月。 【39】《关于日本,他们在<南开思潮>中说了些什么?——为总结早期南开日本研究的准备阶段所做的准备》,祝晓风主编:《人文》第一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9年8月。 【40】《百年南开日本研究的传统与特色——写在“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”出版之际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19年9月25日。
(五)书评及其他
【1】《中国人理性认识自我的新篇章——读〈从自在到自觉——中国国民性探讨〉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1993年第3期。 【9】《中江兆民的中国观及其他——由〈中江兆民:鬼子兵的思想家〉一文想到的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03年2月19日。又应《北京日报》之邀,略作修改以《正确评价中江兆民的学说》为题,刊于《北京日报》2003年3月10日《理论周刊•读书》。 【18】《开拓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新境界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(上海),2015年3月19日。 【19】《“文明对话与比较”专栏主持人语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6期。 【20】《手泽灿然,吾道日东——读江静编著<日藏宋元禅僧墨迹选编>有感》, 《藏书报》2016年1月4日。 【21】《“文明对话与比较”专栏“近代日本文化研究”专题主持人语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2017年第1期。 【23】《笔话传千古,历史当大书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7年6月1日。
【1】《五十年来日本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》(三浦国雄著),《哲学动态》2000年第1 期。 【2】《〈歧路灯〉札记》(铃木阳一著),《小说的读法》(铃木阳一著),中国文联出版社,2002年12月。 【3】《林希逸“三子鬳斋口义”与日本朱子学》(池田知久著),《中日“书籍之路”研究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3年。 【4】《王廷相思想中的规范与人性——以人性论•修养论为中心》(马渊昌也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二辑,大象出版社,2004年。 【5】《明代的知识分子论:以林希元为例》(小岛毅著),同上。 【6】《汉代知识的性格与知识分子》(斋木哲郎著),同上。 【7】《严复思想中“科学”的位置》(高柳信夫著),苑淑娅编《中国观念史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5年。 【8】《德川儒教及其在明治时代的重构》(黑住真著),收入《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》 【9】《三岛中州的儒学》(松川健二著),同上。 【10】《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》(山室信一著),同上。 【11】《嵇康的“超越”和“神秘”——以养生论•音乐论论争为中心》(森秀树著、与陈继东合译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四辑,大象出版社,2005年。 【12】《性三品说的形成与发展》(池田知久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六辑,大象出版社,2006年。 【13】《朱熹的思索、其面貌与可能性》(木下鉄矢著),王中江主编《新哲学》第七辑,大象出版社,2007年9月 【14】《铃木成高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》(植村和秀著),《世界哲学》2010年第1期。 【15】《竹内好历史观的转变——大东亚•鲁迅•亚洲》(平石直昭著),《世界哲学》2010年第1期。 【16】《日本“文学”及“艺术”概念的形成》(铃木贞美著),刘东主编《中国学术》第26辑,商务印书馆,2010年5月。 【17】《朱子纲目史学在近世日本的影响》(中山久四郎著),刘岳兵主编《日本的宗教与历史思想——以神道为中心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 2015年1月。 |